儿童牙科健康:家长必须知道的5个关键点
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乳牙不重要,反正以后会换掉。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!儿童牙科健康不仅影响孩子现在的饮食和说话,更关系到未来恒牙的生长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齿的那些事儿,帮助家长们避开常见误区。
乳牙坏了不用管?后果比你想的
不少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,蛀了也不用治疗。其实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邻牙倾斜,挤占恒牙的生长空间。临床常见的情况是,乳牙坏了不治疗,后恒牙长得歪七扭八,孩子不得不戴牙套矫正。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,发现黑点或龋洞要及时就医。
孩子几岁开始看牙医?这个时间要记牢
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建议,孩子长出颗牙齿后的6个月内就应该进行牙科检查,晚不要超过1岁。早期检查能发现喂养习惯导致的奶瓶龋等问题。之后每3-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,不要等牙疼了才看医生。很多儿童牙科诊所都配有卡通装饰和玩具,能减轻孩子的恐惧感。
刷牙这件事,90%的家长都做错了
给孩子刷牙可不是随便刷刷就行。3岁以下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家长要帮孩子刷到所有牙面。6岁前儿童很难自己刷干净,家长需要每晚补刷一次。特别注意刷后牙的咬合面,这里是蛀牙高发区。电动牙刷对儿童来说更好,但要选刷头小的儿童专用款。
窝沟封闭:花小钱省大钱的防护措施
恒磨牙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窝沟,容易藏匿食物残渣。窝沟封闭就是用材料把这些沟缝填平,使细菌无处藏身。这是预防龋齿有效的方法之一,建议在6-7岁恒磨牙萌出、11-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时各做一次。整个过程,孩子配合的话10分钟就能完成。
这些伤牙习惯,赶紧帮孩子改掉
含着奶瓶睡觉、长期吃手指、用门牙咬硬物都会影响牙齿发育。有些大孩子喜欢咬笔头、用牙齿开包装,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牙齿隐裂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呼吸习惯,要尽早干预,长期口呼吸会导致"腺样体面容"。改掉这些坏习惯,能让孩子省去很多后续治疗麻烦。
儿童牙科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。与其等牙齿出问题了再治疗,不如平时就做好防护。现在的儿童牙科治疗已经非常人性化,有各种技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。建议家长选择的儿童牙科诊所,定期带孩子检查,把牙齿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