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重视?小心牙齿掉光光!这些症状你中招了吗
早上刷牙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别以为这只是"上火",很可能是牙周病在敲警钟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我必须严肃地告诉你:我国35岁以上人群近90%存在牙周问题,其中近半数已发展到需要治疗的程度。这种悄悄牙齿地基的疾病,远比龋齿更凶险。
牙龈出血不是小事,可能是牙齿在求救
很多人把刷牙出血当常态,其实这是牙龈发炎明显的信号。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当出现这几个变化就要警惕:刷牙时牙刷染红、吃硬物食物残留血丝、牙龈颜色变深红、伴随持续性口臭。临床数据显示,早期干预的牙周炎患者,10年牙齿保留率能提高67%。
特别要提醒吸烟人群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等察觉到问题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牙槽骨吸收阶段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探诊检查,用仪器测量牙龈沟深度,3mm以上就要引起重视。
牙齿松动才就医?已经错过黄金治疗期
接诊过太多这样的:患者感觉牙齿晃动才来就诊,拍片发现牙槽骨已吸收过半。牙周病可怕之处在于,它像"温水煮青蛙"一样缓慢牙周组织。从牙龈炎发展到牙周炎通常需要2-3年,但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。
这几个危险信号别忽视:牙齿突然敏感(牙龈退缩暴露牙根)、牙缝莫名变大(牙槽骨吸收导致)、牙齿移位(支撑力下降)。临床常用锥形束CT检查骨吸收程度,轻度吸收通过龈下刮治可控制,中度以上可能需要植骨手术。
日常预防的三大关键措施
预防牙周病其实比治疗简单得多。首先要掌握"巴氏刷牙法"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,确保清洁到牙龈边缘。其次要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,多数牙周炎始发于牙齿邻面,这是牙刷永远够不到的盲区。
建议备两支牙膏交替使用:白天用含氟牙膏防龋,晚上用含亚锡氟或氯己定的抑菌牙膏。对于戴牙套或种植牙人群,冲牙器是必备工具。记住,再好的电动牙刷也无法替代每年1-2次的洁牙。
治疗不是一劳永逸,维持期更重要
很多患者做完牙周治疗就不再复诊,这是重大误区。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前3个月尤为关键。基础治疗包括:龈上洁治(洗牙)、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)、根面平整。中重度患者可能配合局部用药,比如缓释型抗菌凝胶。
维护期要做好这几点:治疗后1周复查、前半年每月随访、稳定后每3-6个月检查。临床统计显示,严格遵循维护计划的患者,5年复发率可降低80%。记住,牙周治疗就像管理慢性病,需要医患长期配合。
后提醒:备孕女性务必提前做牙周检查,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加速牙周病发展。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牙周炎,两者会形成恶性循环。保护牙齿就是保护健康投资,别等到"老掉牙"才后悔莫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