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做得好,牙齿健康没烦恼
牙齿就像身体的守门员,每天帮我们嚼碎食物、清晰发音,还能撑起半边脸的。可很多人都是等到牙疼了、牙龈肿了才想起来看医生,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。其实口腔预防保健很简单,花小钱就能省大钱,今天咱们就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牙齿。
为什么要做口腔预防保健?
很多人觉得刷牙就够了,其实口腔问题都是悄悄发展的。牙菌斑24小时就会形成,牙龈炎初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牙齿松动、口臭时,治疗费可能比预防贵10倍。定期做口腔检查,能早期发现龋齿、牙周病这些"沉默",小朋友还能提早干预牙齿排列问题。
现在很多上班族体检都会查肝功肾功,却忘了口腔也是身体的一部分。新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健康率不足20%,这跟日常预防不到位有直接关系。
基础预防三件套:刷牙、牙线、漱口
选对工具很关键:建议用软毛牙刷,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比手动高30%;牙线要选有韧性的,别用牙签代替;漱口水选择含氟的,但别长期用杀菌型的。
正确刷牙要记牢"333原则":每天3次、每次3分钟、饭后30分钟内刷。别忘了舌苔也要轻刷,那里藏着的细菌比马桶圈还多。牙线要呈C字形包住牙齿侧面上下刮,别怕出血,坚持用一周牙龈就会变健康。
预防项目有哪些?
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治疗。就算每天认真刷牙,也会有40%的牙面清洁不到,这些地方形成的牙结石只能靠洗牙解决。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,抽烟喝茶的人可以3-6个月洗一次。
窝沟封闭是给孩子好的礼物:6-8岁恒牙刚萌出时,把后槽牙表面的沟壑填平,能降低80%的蛀牙风险。整个过程,20分钟就能完成。
涂氟就像是给牙齿穿雨衣:氟化物的浓度是家用产品的50倍,形成保护层抵抗细菌侵蚀。儿童每3-6个月做一次,成年人每年1-2次,特别适合戴牙套的朋友。
这些习惯比吃糖更伤牙
用牙齿开瓶盖、撕包装的大有人在,但这样会造成看不见的裂纹;熬夜后不刷牙就睡觉,口腔环境简直成了细菌培养皿;长期单侧咀嚼不仅毁牙还可能导致脸歪;碳酸饮料要喝就快点喝,小口啜饮相当于把牙齿泡在酸液里。
特别提醒爱美人士:美白牙贴不能天天用,过度使用可能造成牙齿敏感;DIY树脂补牙、网购矫正器更是高危行为,出了问题修复费用可能翻倍。
不同年龄的预防重点
孕期妈妈要特别注意:激素变化会让牙龈更敏感,孕中期适合做基础洁治;儿童3岁起就要定期涂氟,6岁开始做窝沟封闭;青少年戴牙套期间要搭配冲牙器使用;40岁后牙龈开始自然萎缩,要改用感牙膏。
中老年人别以为掉牙是正常的:单颗牙缺失3个月内就要修复,否则邻牙会倾斜移位。假牙每晚必须取下清洁,长期不取可能引发口腔黏膜病变。
去哪里做口腔检查?
建议选择有口腔预防专科的医疗机构,通常检查包含:牙周探诊检查牙龈健康状况、龋齿风险检测、咬合功能评估等基础项目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初检,可以提前电话。
检查时要主动告知医生这些情况:有没有牙龈出血、晨起口苦、牙齿冷热敏感等症状,正在服用哪些药物,有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这些都会影响口腔健康管理方案。
把看牙列入年度计划
与其等牙疼发作临时找医院,不如每年固定时间做系统检查。可以把洗牙安排在生日前后,或者这类购物节,很多机构会推出。
后提醒:口腔预防保健是笔划算的投资,现在花几百块做预防,将来可能省下上万治疗费。健康的牙齿不仅能让我们吃嘛嘛香,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