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每次刷牙都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牙龈红肿还伴有口臭?这些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齿不疼就不用管,殊不知牙周问题就像"沉默的",等出现明显症状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度甚重度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话题。
一、牙龈出血不是小事
早上刷牙时看到粉色泡沫,很多人反应是"牙刷太硬"或"用力过猛"。其实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也不会出血,出血恰恰说明牙龈处于炎症状态。医学上称为"牙龈炎",这是牙周疾病的初级阶段。此时牙菌斑中的细菌正在侵蚀牙龈组织,如果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终导致牙槽骨吸收——也就是常说的"牙周炎"。
有个常见的误区:觉得洗牙会让牙缝变大。事实上,牙缝是因为长期堆积的牙结石牙龈萎缩造成的,洗牙只是清除了本不该存在的结石。就像打扫房间不会让房间变小,只会让环境更干净。
二、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周了
除了刷牙出血,这些情况也要警惕:牙龈颜色由粉变红、口腔异味反复出现、牙齿有松动感、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。更直观的自检方法是观察牙齿颈部,如果能看到黄褐色坚硬的牙结石,说明常规刷牙已经无法维持口腔清洁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人群的牙龈往往不会明显红肿出血,这是因为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。这种"假象"反而让烟民的牙周问题更容易被忽视,等到发现时通常已经比较。
三、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?
标准的牙周治疗分三步走:首先是基础治疗,包括洗牙(龈上洁治)和龈下刮治,用器械清除牙龈上下方的菌斑结石;其次是手术干预,针对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翻瓣手术;后是维护期,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整个过程有点像治疗高血压,需要长期管理。
现在有种"牙周治疗"很受欢迎,其实就是在治疗前用表面麻醉凝胶,配合轻柔的操作手法。不过要说明的是,完全没有感觉是不现实的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与其因为怕疼拖延治疗,不如早点解决更省事。
四、治疗后如何护理?
刚做完治疗的48小时内要特别注意: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,改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,可以配合医生推荐的漱口水。很多人治疗后就不管了,这是大错特错的。牙周维护就像健身,突击训练一次没用,需要养成日常习惯。
建议投资三件必备工具:小头软毛牙刷、牙缝刷和冲牙器。特别是牙缝刷,能有效清洁牙刷够不到的邻接面。记住,再贵的电动牙刷也替代不了牙线的作用。
五、关于费用的常见疑问
牙周治疗收费差异较大,普通洗牙一般在200-600元,龈下刮治按颗收费,重度可能需要上千元。很多人觉得贵,但算笔账就明白了:假设治疗花费2000元,维护得当可以保持10年,平均每天不到0.55元,比很多人的咖啡钱还便宜。
要提醒的是,某些机构打着"39元洗牙"的,很可能是用不规范操作吸引顾客,后续再推销其他项目。正规医疗机构的消毒成本和人力成本摆在那里,远低于市场价的要谨慎选择。
写在后的话
牙齿是我们不能更换的器官,牙周组织一旦就很难完全复原。与其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,不如现在就用正确的方式爱护它。下次刷牙时多花30秒认真清洁牙龈边缘,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,这些小事累积起来,可能就是几十年后还能享用美食的关键。
如果你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记住,在牙周疾病面前,时间真的就是牙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