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好牙,从预防开始——口腔保健的实用指南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人到了六七十岁还能啃苹果,而有些人三十多岁就开始为牙疼发愁?其实,牙齿的健康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日常的预防和护理。口腔问题往往是从小积累的,等到疼得睡不着觉才去看医生,可能已经晚了。
每天刷两次牙,真的够了吗?
很多人以为早晚各刷一次牙就万事大吉,但事实上,刷牙只是口腔保健的基础。正确的刷牙方法比次数更重要。牙刷要选软毛的,避免损伤牙龈;刷牙时要用小幅度的震颤动作,而不是横着来回拉锯。每次刷牙少两分钟,确保每颗牙齿的每个面都被清洁到。
另外,刷牙后不要立刻漱口。牙膏里的氟化物需要时间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,立刻漱口会让它失效。正确的方法是刷牙后吐掉多余的泡沫,等半小时再喝水或漱口。
牙线不是摆设,80%的牙病都因为没用它
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,而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才是龋齿和牙周病的元凶。调查显示,我国成年人使用牙线的比例不到10%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认真刷牙,还是逃不过补牙的命运。
牙线使用起来其实很简单:取约30厘米长的牙线,绕在两手中指上,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,轻轻滑入牙缝,沿牙齿侧面上下刮擦。如果刚开始不习惯,可以先用牙线棒练习。记住,使用牙线时如果出现牙龈出血,说明你的牙龈已经发炎了,更要坚持使用,等牙龈健康后出血自然会消失。
洗牙不是美容,是刚需
"我每天都刷牙,为什么还要洗牙?"这是很多人的疑问。事实上,牙结石是刷牙刷不掉的,它就像水管里的水垢,必须靠设备才能清除。牙结石堆积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甚影响全身健康。
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洗牙过程基本不痛,可能会有点酸胀感,但比起牙周治疗舒服多了。有些人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那是原先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露出来了,说明你的牙齿早就该清理了。
这些习惯正在悄悄毁掉你的牙齿
用牙齿开瓶盖、咬冰块、嗑瓜子...这些看似潇洒的动作其实都在损伤牙釉质。牙釉质一旦磨损就无法再生,会导致牙齿敏感、裂纹甚断裂。另外,长期用一边牙齿咀嚼会导致面部不对称,还会让不常用的那侧更容易堆积牙结石。
还有一个隐形是碳酸饮料。不仅含糖量高,酸性还会直接腐蚀牙釉质。如果实在想喝,可以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,喝完后不要马上刷牙,等半小时让唾液中和酸性后再清洁。
孩子的牙齿保健,越早开始越好
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反正要换,坏了无所谓。其实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。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可以用纱布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拭。3岁前建议由家长帮孩子刷牙,学龄前儿童要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,用量控制在米粒大小。
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有效的方法之一,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这个简单的处理可以降低80%的窝沟龋风险,整个过程,孩子配合的话10分钟就能完成。
口腔健康,全身健康
你可能不知道,牙周炎会增加患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早产的风险。口腔里的细菌可以通过循环到达全身,引发系统性炎症。反过来,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会加重牙周问题,形成恶性循环。
定期口腔检查就像汽车保养,花小钱省大钱。比起等到牙痛难忍时做根管治疗或种牙,日常的预防性护理既省钱又省心。记住,牙齿是我们的"原装"工具,好好爱护它,它才能陪你吃香喝辣一辈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