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到底该不该做?这份正畸科指南给你答案
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,你是不是也动过矫正的念头?但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有人说早做早漂亮,也有人后悔当年折腾。今天我们就来正畸那些事,用直白的话告诉你:什么时候该矫正、怎么选方案、要注意哪些坑。
一、什么情况建议做牙齿矫正?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矫正。如果你有这些情况,建议去正规医院正畸科看看:吃东西总塞牙、刷牙刷不干净导致牙龈出血、闭嘴时下巴明显后缩或前突、门牙外翘影响嘴唇自然闭合。像单纯觉得虎牙可爱的,其实不影响健康可以不处理。
儿童建议7岁做次正畸检查,这时候能发现颌骨发育问题。成年人没有年龄限制,40多岁来矫正的也不少,只是疗程会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
二、现在主流的矫正方式有哪些?
1. 金属托槽:性价比高,矫正力度,就是俗称的"钢牙",现在有迷你款舒适度提升不少。
2. 陶瓷托槽:远看不太明显,适合在意美观的上班族,但要小心喝咖啡染色。
3. 隐形牙套:能随时摘戴的透明牙套,适合自律性强的人,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。
4. 舌侧矫正:托槽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形但费用高,对医生技术要求严苛。
没有哪种好,关键看你的牙齿情况和预算。比如龅牙用金属托槽更稳定,轻度不齐选隐形牙套更美观。
三、矫正前必须问清楚的5个问题
1. 我的牙齿问题主要是骨性还是牙性?(骨性可能要配合手术)
2. 需要拔牙吗?拔哪几颗?
3. 整个疗程预计多久?复诊频率怎样?
4. 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不适?怎么缓解?
5. 结束后保持器要戴多久?
遇到过不少患者抱怨:"医生当初没说会牙套脸!"其实成年人矫正多少会有暂时性面部凹陷,多吃口香糖锻炼咬肌就能。提前了解这些,心里才有底。
四、戴牙套后的真实生活体验
个月确实难熬:口腔溃疡、说话大舌头、只能吃流食...但熬过适应期就好了。建议提前准备正畸蜡(防磨嘴)、冲牙器(清洁牙缝)、辅食剪刀(对付大块食物)。
每个月复诊后牙齿酸软2-3天正常,如果持续疼痛要及时医生。千万别学网上用指甲刀调钢丝,托槽掉了立即去粘回,否则耽误整体进度。
五、关于矫正的3个冷知识
1. 矫正不会让牙齿变松,老了掉牙是牙周病导致的
2. 牙套脸多数是暂时性的,好好吃饭就能
3. 矫正后出现黑三角(牙龈萎缩形成的缝隙),往往是因为原本牙齿拥挤
后提醒:选医院重点看医生资质,别被迷惑。正畸属于医疗行为,那些"不拔牙""三个月快速矫正"的,建议扭头就走。记住,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,毕竟要在嘴里呆一两年的东西,值得认真选择。
如果拿不准主意,不妨先约个正畸科初诊,现在很多医院都有检查服务。花半小时拍个片子取个模型,比网上查来查去靠谱多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