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这份2024年矫正指南帮你避坑
近总有人问:"现在戴牙套还来得及吗?"我的答案永远是:牙齿矫正没有年龄限制,只要牙周健康,40岁也能拥有整齐牙齿。但面对金属牙套、陶瓷牙套、隐形牙套这些选择,很多人确实会犯难。今天我们就来,不同牙套到底该怎么选。
先看牙齿情况,再挑牙套类型
去年有个28岁的设计师来找我,非要戴隐形牙套,结果检查发现是重度牙齿拥挤,后不得不改用金属托槽。记住,不是你想戴什么就能戴什么,关键要看牙齿的"基础条件"。
金属托槽适合复杂病例,像牙齿不齐、咬合问题大的情况。虽然看着明显,但矫正力度强,价格也亲民,大概1-2万元就能搞定。现在的金属托槽,边缘都做得圆滑,基本不会磨嘴。
陶瓷托槽比较适合上班族,远看几乎隐形,价格比金属的贵30%左右。不过要注意,陶瓷托槽相对脆弱,啃硬物容易崩坏,喝完咖啡也要及时漱口,不然托槽容易染色。
隐形牙套真有说的那么神?
作为从业者,我必须说大实话:隐形牙套确实美观,但有两个硬伤。是对自律性要求极高,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;第二是矫正力度有限,复杂病例可能要中途换成传统牙套。价格通常在3-5万,比传统牙套贵一倍。
上周有个戴隐形牙套的顾客来复诊,因为经常忘记戴,矫正周期直接延长了半年。所以如果你工作忙、记性差,真不建议选隐形牙套。
这些矫正误区,90%的人都中过招
误区一:矫正越快越好 牙齿是个慢活儿,加力过度会导致牙根吸收。正常矫正需要1.5-3年,宣称"半年快速矫正"的机构要警惕。
误区二:矫正完就一劳永逸 拆了牙套还要戴保持器,前半年必须全天佩戴,之后逐步减少到夜间佩戴。我见过太多反弹,都是因为不戴保持器。
误区三:牙套越贵越好 矫正主要看医生方案,不是牙套价格。5万的隐形牙套和1万的金属牙套,终都能达到相同,区别只是过程体验不同。
戴牙套后的真实体验
刚开始那周确实会酸胀,尤其是咬东西时,这种感觉3-5天就会缓解。建议准备些正畸蜡,遇到磨嘴的地方随时粘贴。饮食上要避免啃骨头、咬坚果,年糕这类黏性食物更要远离。
复诊周期很关键:传统牙套4-6周一次,隐形牙套6-8周一次。千万别因为懒得复诊拖延时间,我见过夸张的拖了半年,导致牙齿往错误方向,后得多花半年重新矫正。
关于价格的实话实说
在正规医疗机构,金属托槽1.5万起,陶瓷2万起,隐形3万起。遇到"9980"的要小心,可能隐含着拍片费、保持器费等额外收费。记住要问清总费用包含哪些项目,好签协议时写明。
后提醒大家,选牙套本质上是在选医生。建议先面诊3家以上,对比不同医生的方案。别只看诊所装修,要重点考察医生的资质和。牙齿矫正是一辈子的事,值得你多花时间做选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