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小心牙体牙髓病暗藏健康危机
半夜被牙疼惊醒、喝口冰水就酸到皱眉——这些症状可能暗示你的牙齿正在遭遇"内部危机"。牙体牙髓病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却常被误以为是"上火"而延误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千万人寝食难安的口腔问题。
牙齿内部的秘密:牙髓就像牙齿的"心脏"
如果把牙齿比作一座房子,牙釉质是坚固的外墙,牙本质是承重结构,而牙髓就是藏在里头的"水电系统"。这个充满神经血管的柔软组织,一旦被细菌入侵就会引发剧烈疼痛。临床上常见的龋齿、牙隐裂、楔状缺损,都可能成为细菌进攻牙髓的通道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就诊:吃冷热食物时有尖锐刺痛;夜间出现自发性跳痛;牙龈鼓起小脓包;牙齿颜色异常变暗。特别提醒职场人士,长期用单侧咀嚼、爱咬硬物、有磨牙习惯的人群更易患病。
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
现代牙体牙髓治疗早已告别"电钻恐惧症"。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的普及,让治疗过程更舒适。通常2-3次就诊就能完成治疗,过程中会使用局部麻醉,配合橡皮障隔离技术,既无菌操作又提升舒适度。治疗后医生会根据缺损情况,建议嵌体或全冠修复保护患牙。
预防胜于治疗的5个日常习惯
1. 巴士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牙缝
2. 每年洗牙时同步做口腔检查
3. 避免用牙齿开瓶盖等危险动作
4. 运动时佩戴护齿套
5. 控制甜食摄入频率而非总量
关于治疗的常见误区
"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迟早要拔"是大误解。规范治疗的可达90%以上,很多患牙能正常使用数十年。另外,孕妇出现牙髓炎也可以治疗,现代牙科有专门针对孕妇的诊疗方案。
选择机构的小技巧
建议查看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诊疗科目是否包含牙体牙髓;治疗前确认是否使用橡皮障和显微设备;了解医生是否具备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资质。记住:规范的操作流程比更重要。
别让"小问题"拖成"大麻烦"
早期龋齿补牙只需几百元,拖到需要根管治疗可能花费数千元。更者可能导致颌骨囊肿甚全身感染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这才是经济的健康投资。
口腔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,与其忍痛不如早治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初诊检查,不妨抽空给自己的牙齿做个"体检"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