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8件事:医生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
隔壁大爷说拔牙像被驴踢,同事小李却说不疼像蚊子叮——关于拔牙的传闻总是两极分化。作为在口腔科见过上千例拔牙的从业者,今天我要用直白的语言,揭开拔牙这件事的真实面纱。
什么时候必须拔牙?
那颗总在深夜作妖的智齿、已经摇晃三个月的乳牙、被蛀得只剩空壳的磨牙...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,医生才会建议拔除:智齿反复发炎导致脸肿成包子,龋齿烂到牙根无法修补,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如柳条,多生牙影响邻牙生长,以及正畸需要腾空间的情况。但要注意,能补的牙尽量不拔,好牙医永远把保留天然牙放在。
上午拔牙真的更好吗?
老一辈常说"拔牙要赶早",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。人体在上午11点左右痛觉迟钝,血压也较稳定,术后有充足时间观察出血情况。不过现在正规诊所都配备24小时应急处理,上班族选择下班后就诊也完全没问题,关键是要避开生理期、感冒期和熬夜后的疲劳状态。
拔牙过程的真实体验
躺上牙椅后你会经历:消毒水味道钻进鼻子→打麻药时像被皮筋弹了一下→等待半侧脸变木头→听见器械碰撞声但感觉有人在掏棉花→医生让咬住纱布球。整个过程快则3分钟(简单牙),慢则半小时(横着长的阻生齿),真正有感觉的只有打麻药那10秒。
这些传言别轻信
"拔智齿能瘦脸"是美容院编的童话,人脸宽度由颌骨决定;"拔牙会变笨"纯属无稽之谈,牙神经和脑神经根本不搭界;更别信"麻药影响记忆力",现代局麻药2小时就代谢完毕。但"拔牙后不能吐口水"是真的,吮吸动作会扯动血凝块。
术后护理避坑指南
咬着纱布别说话,40分钟后轻轻取出;24小时内别用吸管喝奶茶,血凝块脱落会得干槽症;前三天吃温凉软食,用对侧牙咀嚼;刷牙避开伤口,但要用医生开的漱口水。有个患者不听劝,第二天啃鸡爪结果伤口崩开,不得不二次缝合。
这些情况赶紧回医院
正常渗血1-2小时会停,如果满嘴味持续半天;轻微肿胀3天渐消,若脸蛋发烫发硬还发烧;麻药过了该疼,但不该疼到太阳穴突突跳。去年有位患者忍痛一周不来复查,后诊断为颌骨感染住院,实在得不偿失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高血压患者要提前控压,糖尿病患者需调稳血糖,孕妇尽量避开孕早期和晚期。有位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隐瞒病情拔牙,结果引发感染不得不提前剖腹产,这种风险本可避免。
花费到底值不值
普通牙拔除200-500元,复杂阻生齿800-2000元,千万别图便宜找街边小诊所。曾有人花80元拔牙,结果器械消毒不严引发败血症,治疗费倒贴2万。现在正规机构都用一次性器械包,还能报销部分费用。
后提醒:拔牙虽是小手术,但一定要去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场所。记住,好医生会详细问病史、拍牙片、签知情同意书,上来就拔的八成是"牙匠"不是医师。关于拔牙还有什么疑惑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