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一文讲清洗牙的利弊和注意事项
牙齿上总有刷不掉的黄色污渍,牙龈动不动就出血,一吃冷热酸甜就敏感……这些困扰很多人的口腔问题,很可能只需要一次洗牙就能解决。但关于洗牙,网上说法五花八门:有人说洗牙伤牙,有人说洗不洗无所谓,还有人说洗牙能美白牙齿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透这件事。
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是用机器"刮掉牙齿表面",其实洗牙叫法是"龈上洁治"。洗掉的不是牙齿本身,而是牢牢粘在牙齿上的牙结石和菌斑。这些脏东西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日常刷牙根本刷不掉。牙结石长期堆积会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,时还会引起牙周炎,终让牙齿松动脱落。
举个例子,有些四五十岁的人牙齿莫名松动,往往不是"老了自然掉牙",而是二三十岁时没及时清理的牙结石在作祟。洗完牙后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塞满的缝隙露出来了。
洗牙真能美白牙齿吗?
这里要明确一点:洗牙不是美白项目。它只能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。如果牙齿本身偏黄,洗掉的牙结石后牙齿会显得干净些,但不会从大黄牙变成明星同款亮白牙。像是烟渍、茶渍这类外源性着色,洗牙确实能改善,但天生牙黄或四环素牙等问题,需要专门的美白治疗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牙缝本来就存在,只是长期被牙结石填满。洗掉结石后视觉上缝隙明显了,其实这才是牙齿真实状态。不及时清理反而会让牙龈萎缩,终导致不可逆的牙缝增大。
误区二:"洗牙后牙齿变敏感了" 健康的牙齿洗完不会敏感。如果出现短暂敏感,说明原本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了,这种敏感通常在1-2周内消失。建议洗牙后暂时避免过冷过热饮食,必要时可以用感牙膏。
误区三:"洗牙会把牙釉质磨薄" 正规操作的洗牙设备(超声波洁牙机)工作头是圆钝的,靠高频震动击碎牙结石,不会直接切割牙面。就像敲冰块不会伤到玻璃杯一样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1.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的人 2. 牙面有明显黄褐色结石的人 3. 口臭,漱口水也解决不了的人 4. 正畸戴牙套的人(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) 5. 备孕女性(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)
特别提醒抽烟人群:烟草会加速牙结石沉积,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
洗牙全过程实况解析
次洗牙的人难免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并不复杂: 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全口牙周状况 2. 超声波洁治:像小喷枪一样的设备震动击碎大块结石 3. 手工刮治:处理牙龈边缘的顽固结石 4. 抛光:用橡皮杯和抛光膏让牙面变光滑(减少色素沉积) 5. 冲洗上药:牙龈炎时会局部上药
整个过程30-60分钟,几乎没有痛感。只有牙结石特别多或牙龈炎症时,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。
洗牙后要注意什么?
• 洗牙后1-2小时内不要进食 • 24小时内避免食用深色食物(咖啡、酱油等) • 一周内尽量少吃过冷过热食物 • 坚持使用牙线清理牙缝(这点比刷牙还重要) • 每年定期洗牙1-2次,吸烟者建议每半年一次
关于价格的实话实说
普通超声波洗牙价格一般在200-400元之间,如果牙结石需要深度清洁(龈下刮治),价格会更高些。路边几十元的洗牙服务不建议尝试,消毒不规范容易交叉感染。有些机构用"洗牙"吸引顾客,后续可能会推销其他项目,要警惕消费陷阱。
后说个冷知识:洗牙在欧美就像理发一样是常规护理,70%的美国人每年少洗一次牙。与其等牙周出问题花大钱治疗,不如把洗牙纳入年度健康计划。毕竟看牙医贵的不是洗牙,而是补牙、种牙那些后续治疗。


